9月18日至22日,2023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骨干教师学习交流活动(第二期)于天津师范大学如期开展,活动旨在推动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为一线教师提供课程资源和教学案例,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落地中小学课堂,提升教师的专业指导水平。
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佟德志,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资源发展处处长姜景一,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教育中心主任戴娟,天津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王凡俊,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李晓娜,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唐耀辉,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巨峰,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钟柏昌,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刘凯,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教育中心科创主管谢作如,以及全国近200位中小学校内外教师和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
本期活动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主办,上海盖亚人工智能高校学术发展中心、教师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浦育AI科创基地共同承办。
活动围绕“2023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活动”的各个主题开展,包含生成式人工智能、AI图形化交互设计、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开源硬件科创、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内容,设置科学家专题讲座、科创作品实践、人工智能科创工作坊、全国科普基地参观交流、科创名师经验分享及活动指导等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骨干教师们一同探讨指导青少年学习人工智能科普知识的专业方法。
杨巨峰教授以《走进机器视觉 感受AI》为题,深入探讨机器学习的前沿发展,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的核心概念。戴娟主任作《大模型时代 如何培养人机共智的新生代》的报告,分享如何培养适应大模型时代的青少年,并探讨AI在教育中的应用。谢作如老师以《借助大模型入门Python编程》为题,分享如何利用大模型的能力,帮助老师们掌握一种新的学习Python编程的思路,并给出有效的学习建议。
本期骨干教师学习交流活动围绕2023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活动围绕2023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活动(https://www.openinnolab.org.cn/pjlab/aievent/innovation)开展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并存的AI教学实践。
AI艺术生成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刘茜希介绍了“AI艺术生成”的活动内容,带领老师们开启 AI 绘画之旅,了解AI绘画大模型的前世今生,剖析 AI 绘画背后的“秘密”,熟悉 AI 绘画工具与提示词的使用,创作出更加“心有灵犀”的图像。
AI交互设计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王怡婷介绍了“AI交互设计”的活动内容,通过基于浏览器的前端化训练工具,用图像分类、手势分类、手势关键点检测等技术,以“AI+音乐”为主题,结合制作创意交互作品。
AI工程实践
“AI工程实践”培训活动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鼓励教师发现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问题,以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AI技术为核心解决该问题。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陆雅楠介绍了如何通过XEdu一键安装包完成深度学习环境的本地搭建;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王海涛分享了如何用多元AI模型解决复杂问题。
另外,“AI工程实践”活动还鼓励教师结合开源硬件、激光切割、3D打印等技术方法丰富项目功能,解决真实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刘凯以快递驿站扫码仪为例,讲解了从模型训练到硬件部署的方法;南通大学附属中学刘正云介绍了AI模型部署与智联网应用。
图片
AI算法挑战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陆雅楠和王海涛介绍了“AI算法挑战”的具体内容,引导教师尝试使用基于图像分类(使用MMEdu)和基于关键点检测(使用MMPose、BaseML、BaseNN)两种实现方式。